<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聚商机,共发展,赢未来

        乡村美了村民富了

        2015-11-20 15:30:43    来源:铜仁日报

        365 双式投注_365老玩家入口_Bet体育365提款不到账佛顶山村乡村旅游生机勃发

        走进365 双式投注_365老玩家入口_Bet体育365提款不到账县坪山乡佛顶山村,一排排木楼在青山绿水间错落有致,一条条宽阔干净的柏油路蜿蜒起伏,古老的邓氏宗祠,幽深的石板巷子,朱红色的风雨桥,尽显独特的民族风韵。

        夯发展基础

        以前的佛顶山村,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属于典型的贫困村。

        自2003年以来,该村积极争取上级帮扶资金3000余万元,完善了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发展乡村旅游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该村以同步小康创建活动为抓手,实施了7个村民组的串寨路硬化7.3公里,尧上民族文化村排污工程1.2公里,平整硬化停车场3000平方米,街面亮化、绿化工程100余处,修建了占地2.1亩的垃圾填埋场。同时对村容村貌、房屋立面进行全面改造,新建污水处理池1个,新建河堤550米。

        思剑高速的全线通车,佛顶山村进一步缩短了与外界的距离,如今从县城到佛顶山村只需45分钟车程。待安江高速全线贯通后,从贵阳到佛顶山村只需3个半小时车程。

        借旅游发家

        近年来,坪山乡佛顶山村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依托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古朴的仡佬族文化发展乡村旅游。

        通过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不断完善旅游公共设施,引导农民集中建房,大力推进特色村寨建设,扶持农户开办农家乐,挖掘仡佬族传统文化、举办各式各样精彩的节日活动,让村民吃上旅游饭。目前全村已培育农家乐经营户32家,民族工艺品店13家,农家旅舍40家130余间,解决了近600人的创业就业问题。

        如今,该村旅游越来越红火,年接待游客量超15万人次,全村旅游收入3000万元以上,人均年纯收入2.8万元。

        建传统村落

        该村对古朴厚重的仡佬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收集、整理和挖掘,建设了尧上民族民间物质文化陈列馆,展出民族服饰、民俗工艺品等350余件。

        同时,编排、创作了一大批仡佬民歌、仡佬民族舞蹈,其中起源于佛顶山尧上民族文化村的仡佬“蹦蹦鼓”更是享誉国内外。极具地方特色的傩堂戏、木偶戏、薅草锣鼓、毛龙、茶灯、铜号唢呐以及仡佬族情歌对唱、篝火晚会等民俗表演,深受游客青睐。

        2013年除夕,央视新闻频道连续3次现场直播尧上仡佬族“六和三角宴.集体过大年”的盛况,让蕴含着“父母和蔼、夫妻和鸣、家庭和顺、邻 里和睦、环境和美、社会和谐”之意的“仡佬六和文化”盛名远扬。

        随着尧上仡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该村的旅游品牌得到大幅提升,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正迎面走来,成为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休闲、旅游的理想之地。(戴世儒 戴金松)

        编辑:lin